5.12四川地震抗震救灾纪念网 512防灾减灾网 — 纪念抗震救灾 关注防灾减灾 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减少减轻灾害损失 —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相聚第五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

发布者: 靖悦斋 | 发布时间: 2014-5-7 11:10| 查看数: 4860| 评论数: 0|帖子模式


共同心声: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第五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侧记


  昨(18)日,第五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在成都启幕。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宣传战线的人士来了,抗震救灾英模来了,全国道德模范来了,在抗震救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也来了。从抗震救灾的危急时刻走来,在灾后恢复重建阶段相聚四川,“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成为本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的主题。
  “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将其转化为公民道德建设的生动教材和宝贵财富,对于我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满怀信心地投入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必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论坛上,与会人士表达出共同的心声。

  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是伟大民族精神的时代表达

  论坛现场,无论是刚刚当选全国抗震救灾英模的蒋敏,还是来自绵阳灾区的护士长黄琼,都不约而同地告诉记者:灾难面前,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只是本性驱使,职责使然,没有想过为什么要那样做,本能的反应是应该那样做。
  从气壮山河的生死营救,到举国动员的灾后重建,从千方百计的生活安置,到体贴入微的人文关怀。无数的蒋敏和黄琼身上体现出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优秀品格的显现。
  正如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刘永治在发言中指出的那样,“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和衷共济、团结奋斗,自强不息、敢于胜利,关爱生命、崇尚理性的民族品格。在此次抗震救灾斗争中,全国军民患难与共、同心协力,所展现出的抗震救灾精神,正是民族精神的传承。”
  “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与升华。以中华民族精神为基本内涵的抗震救灾伟大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已经深深地融入我们的民族意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之中,成为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价值取向。”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王伟这样理解抗震救灾伟大精神的丰富伦理内涵。
 “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品质的传承,也是多年来公民道德建设成效的检阅和彰显。”陕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胡悦认为,“30年的改革开放,不仅增强了中国抗击灾难的物质基础,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力量,也深刻改变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整体形象和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
  “80后”、“90后”青年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成长起来的,人们曾经认为他们扛不住风浪,但抗震救灾的事实证明,在危难时刻,广大青年的英勇行为表现出敢于面对灾难、敢于牺牲、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表现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卢雍政说:“我们要引导青年不断深化对改革开放30年伟大成就的认识,从内心树立起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共同理想。要引导青年把爱国热情转化为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行动,立足岗位,刻苦学习,发奋工作,自觉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贡献力量。”

  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为新形势下加强道德建设注入了强大生机活力

  “抗震救灾是一本活教材。”汶川县映秀小学教师董学峰告诉记者:“映秀小学已在板房里复课,如今,张米亚、林浩等英雄人物成为老师和同学们身边可亲、可学的榜样,他们的故事成为对广大师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
  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感触:“灾后重建工作已成为加强师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广大师生在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斗争中,自身受到了教育,心灵得到了净化,思想境界得到了提升,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工作中,自觉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与会者一致认为,抗震救灾生动展示了公民道德建设的重大成效,诠释了公民道德建设的深刻内涵,凸现了公民道德建设的地位作用,为新形势下加强道德建设注入了强大生机活力。
  重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何事忠认为:“就公民道德建设而言,要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培育符合时代要求的道德观念,制定彰显中国特色的道德规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使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转化为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坚定意志。”
  “抗震救灾为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启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战线来讲,要兴起学习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热潮,使之转化为青年学生发奋学习、刻苦工作,支援灾区、文明生活、健康成才的实际行动。”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杨河谈到。
  人民日报理论部主任张书林这样评价:“伟大的抗震救灾斗争,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同时,也为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作出了新的诠释,为加强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生动教材。在抗震救灾斗争中彰显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是加强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的宝贵财富,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鲜资源。”

  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正成为中国人民开创美好未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论坛上,与会者一致认为,在抗震救灾取得重大胜利、灾区人民正全力以赴投入灾后重建的关键时刻,第五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的召开,对于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特别是公民道德建设,重建精神家园,以此又好又快地推动经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励小捷说:“把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不断延伸、广泛拓展、大力发扬,使之转化为推进灾后恢复重建的强大动力,转化为加快科学发展的实际行动。”
  来自灾区的干部深有体会地谈到,抗震救灾精神是我们夺取抗震救灾全面胜利的不竭动力源泉和宝贵精神财富。在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血与火的洗礼后,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已经融入每个人的心灵中。面对灾后恢复重建中的艰巨任务,面对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重大使命,我们必须要有一股开拓创新的勇气,有一种百折不挠的韧劲,进一步坚定克服困难、战胜灾害、打赢硬仗的决心和信心。
  “一定要发扬抗震救灾精神,写好人生道德文章,承担公民社会责任。”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表示。地震后,他第一时间率领由60台吊车、挖掘机、推土机等重型机械设备组成的救援队赶到灾区,他的话引起参会企业的共鸣。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葛晨虹认为,“一个国家要兴盛,一个民族要立于世界民族发展之林,不仅要有强大的经济、技术硬实力,也要有强大的思想、文化、精神方面的软实力。抗震救灾彰显的精神,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精神等国家软实力中最核心的部分。”
  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彰显中国软实力,正成为中国人民开创美好未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2008-10-19 04:10:27 来源: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本报记者 陈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最新评论

全球王氏论坛欢迎您!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Copyright © 2008-2022 — 5.12四川地震抗震救灾纪念网 512防灾减灾网 —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纪念抗震救灾 关注防灾减灾 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减少减轻灾害损失 — 回顾那段岁月,不忘那种精神,抗震救灾纪念群,欢迎您来交流!
抗震救灾抢险纪念群:377137808,援建纪念群:313453188,爱心纪念群:366066968,地震震情群:146954645,防灾减灾群:252897559
抗震救灾军人纪念群:304415301,民警纪念群:292906623,医护纪念群:254907380,记者纪念群:208901829,志愿者纪念群:377403514
极重灾区、重灾区纪念群:北川124042082、汶川281900195、青川157545967、绵竹274058605、什邡334037763、都江堰375069795
平武343391602、安县113039392、江油264385976、彭州339388758、茂县215985052、理县258507871、黑水370321398
松潘264386056、小金341386544、汉源373361586、崇州316404703、剑阁169892256、甘肃316404777、陕西346390648
敬请各位首长、各位领导,参加抗震救灾的军人、民警、医护人员、专家、援建人员,全国各地爱心志愿者,各位朋友们多多指导!
感谢久久商务网 http://www.9935.net 空间支持 — 本站由 中祥企业机构 提供技术支持 —
联系站长:王老师 QQ:180 0906 5888 微信:180 0906 5888 电话:180 0906 5888
欢迎全国政府网站、新闻网站、公益网站、社科理论网站、历史文化网站交换友请链接!
(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皖ICP备14007823号-1

公安机关备案号: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258号

GMT+8, 2023-10-2 20:22 , Processed in 0.245600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