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四川地震抗震救灾纪念网 512防灾减灾网 — 纪念抗震救灾 关注防灾减灾 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减少减轻灾害损失 —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十年回望 涅槃重生——汶川地震灾区十年重建见闻录。

发布者: 嘉壹书斋 | 发布时间: 2018-5-11 17:31| 查看数: 3026| 评论数: 0|帖子模式


        2018年05月11日 10:5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5·12”汶川特大地震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在那场举国悲痛的大灾难中幸存下来的人们开始了崭新的生活。如今的北川新县城坐落在安昌河畔,依山傍水,一条支流穿城而过。城市的建筑设计颇具浓郁的羌族特色。图为坐落在安昌河畔的禹王桥。韩 君摄(人民视觉)

  十年回望 涅槃重生
  ——四川汶川地震灾区十年重建见闻录
  本报记者 陆培法

  5月5日,四川省北川地震遗址,一座涅槃重生的新城:默哀、鞠躬、献花,这里的气氛宁静而凝重。
  在参观的过程中,来自重庆的林先生无法抑制内心的伤痛,眼泪多次夺眶而出:“我很震撼,十年的时间,人们几乎就在一片废墟上,重新建起了自己美好的家园,而且幸福地生活着;我也很感动,这里处处充满着感恩的情怀,无论是对于援建单位,还是对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这里的人们无不心怀感念。”
  像林先生那样,举家来汶川灾区参观瞻仰地震遗址的人,本报记者遇到了好多。

  灾区十年重建,百姓安居乐业

  十年前,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突袭北川,老县城16.4万人全面受灾,14.2万人无家可归,2万余名同胞遇难;全县基础设施毁于一旦,直接经济损失超过600亿元。
  十年后,从高空俯瞰北川新城,则又是另一番情景:
  城区面积不算太大,布局却井井有条。纵贯县城的新北川大道、滨河路、新川路、禹龙路平展如镜,车辆来来往往,路旁绿树成荫;文化中心、体育中心、影剧院、抗震纪念园、北川中羌中医院、北川中学、羌族特色步行商业街……一座座建筑风格各异,羌味浓郁。
  恬静,舒缓,淡然,这就是北川新城给记者带来的第一印象。
  汶川县映秀镇,“5·12”汶川特大地震震中,如今一座新城拔地而起。颇具特色的集镇路面干净,餐馆、茶馆、土特产店铺林立。不时可见过往游客拿出手机拍照。映秀镇中滩堡村支部书记杨云兵说,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为映秀的抢险救援和灾后重建付出了巨大心血。“全国大爱汇聚这里才有了映秀的今天,我们不能忘记。”
  在汶川县映秀镇渔子溪村,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片花海,各色芍药迎风怒放,空气中弥漫着花香,令人陶醉。当天下着小雨,却仍有游客前来祭奠。
  十年前的大地震使全村房屋夷为平地,40多人遇难。经过十年的恢复重建和发展,村里200多户800多人都住上了别墅式房舍,日子一天天地好起来,村民们的收入超过了地震前的水平。
  “我们汶川已经从悲壮走向豪迈,群众过上了幸福生活。每逢节日,我们家家户户都会挂一面国旗,对祖国和社会各界表达感谢,也提醒自己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当地一位干部这样说。

  走出心灵余震,开启崭新生活

  地震发生时,高粒原正在成都上大学。从成都到绵阳的车刚刚在体育馆外停下,高粒原见到了被临时安置在这里的幸存者,高粒原一头扎进了密密麻麻的人堆,疯狂寻找父母的身影。
  “人特别特别多,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一眼就找到了我的父母,他们全身都是灰尘,妈妈脸上胳膊上还有很多血渍。”一家三口抱在一起失声痛哭。高粒原和父母劫后余生,却与亲爱的外婆,阴阳两隔……虽然已过去十年,但回忆起那天的场景,高粒原仍然眼眶湿润,紧咬嘴唇。
  “以前总想着要努力挣钱,以后搬到大城市去,但是大地震发生后,我却越发想要回来,我想为家乡做点事。”震后两年,2010年,高粒原回到了北川老县城,成为一名遗址区纪念馆的讲解员。
  同年,高粒原一家搬进了距离北川老县城35公里外的新北川,在120平方米宽敞的新家里,高粒原结了婚,有了可爱的儿子。
  有个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专门设立的安康家园,位于成都市双流区,曾经生活着672名在震中失去父母或家人的孤困儿童。他们把这儿当成“第二个家”,在这个“避风港”里疗伤,走出心灵的余震,重建震后的生活。
  目前常年生活在小院里头的,仅剩5个初中生和6个照顾他们的“安康妈妈”。再过4年,等年纪最小的孩子高中毕业后,小院将彻底人去楼空。
  每逢父母周年祭,平时爱打闹的男孩子会变得“很封闭”——放学回来就躺在床上,话也不说,到了饭点,水米不进。对此,安康妈妈们什么也不说,把这几个男孩拉到家园附近的田埂上,让他们在水沟旁给爸妈烧点纸,说说话,哭一阵,回来后就好多了。
  十年来,624名离开家园的孩子,有282人步入大学校园,342人从职高毕业或直接就业。这群从地震中走出来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有的参军入伍,有的在读研究生,有的当了老师,有的成了人民警察……每一个人都是园长胡源忠的“骄傲”。

  灾区建设升级,经济快速起飞

  汶川县委书记张通荣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采访时透露,整个汶川县接受了广东百亿元的援助,一方有难,八方驰援,祖国的恩情汶川人永远也忘不了!同时汶川人十年中奋发图强,艰苦创业,人均收入从十年前的2000多元,已经增长到去年的1.2万元!
  记者从四川省统计局最新获悉,2017年四川39个汶川地震重灾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829.7亿元,总量是2008年的3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1.8%。
  2017年,北川县生产总值超预期突破50亿元大关;全年实现4404人减贫、48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以下。今天的北川,早已走出地震的阴霾,正向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加速发展,努力建成“大美羌城、生态强县、小康北川”。

最新评论

全球王氏论坛欢迎您!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Copyright © 2008-2022 — 5.12四川地震抗震救灾纪念网 512防灾减灾网 —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纪念抗震救灾 关注防灾减灾 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减少减轻灾害损失 — 回顾那段岁月,不忘那种精神,抗震救灾纪念群,欢迎您来交流!
抗震救灾抢险纪念群:377137808,援建纪念群:313453188,爱心纪念群:366066968,地震震情群:146954645,防灾减灾群:252897559
抗震救灾军人纪念群:304415301,民警纪念群:292906623,医护纪念群:254907380,记者纪念群:208901829,志愿者纪念群:377403514
极重灾区、重灾区纪念群:北川124042082、汶川281900195、青川157545967、绵竹274058605、什邡334037763、都江堰375069795
平武343391602、安县113039392、江油264385976、彭州339388758、茂县215985052、理县258507871、黑水370321398
松潘264386056、小金341386544、汉源373361586、崇州316404703、剑阁169892256、甘肃316404777、陕西346390648
敬请各位首长、各位领导,参加抗震救灾的军人、民警、医护人员、专家、援建人员,全国各地爱心志愿者,各位朋友们多多指导!
感谢久久商务网 http://www.9935.net 空间支持 — 本站由 中祥企业机构 提供技术支持 —
联系站长:王老师 QQ:180 0906 5888 微信:180 0906 5888 电话:180 0906 5888
欢迎全国政府网站、新闻网站、公益网站、社科理论网站、历史文化网站交换友请链接!
(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皖ICP备14007823号-1

公安机关备案号: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258号

GMT+8, 2023-5-30 09:53 , Processed in 0.18311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