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四川地震抗震救灾纪念网 512防灾减灾网 — 纪念抗震救灾 关注防灾减灾 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减少减轻灾害损失 —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508|回复: 0

突发事件分类:社会安全事件。

[复制链接]

2757

主题

276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382
QQ
发表于 2015-1-6 22:3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社会安全事件:恐怖袭击、空袭、盗窃、抢劫、绑架、骚乱、涉外、其他

  恐怖袭击

  恐怖袭击,是指恐怖组织或个人使用暴力或其他破坏手段制造的危害社会稳定、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一切形式的活动。常见形式有炸弹爆炸、毒气袭击、生物恐怖等。
  应急要点:
  1.听从公安、消防等部门的指挥,切勿制造混乱。
  2.遭遇炸弹爆炸,应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不要躲入偏僻角落;如现场火灾引起烟雾弥漫时,尽量不要吸入烟尘,防止灼伤呼吸道;尽可能将身体压低,用手脚触地爬到安全处。
  3.遭遇有毒气体袭击,应尽快转移至上风方向或有滤毒通风设施的人防工程;尽可能用身边物品进行简易防护,防止毒气侵害;如果来不及转移,应尽量寻找密闭性好、可以隔绝防护的高层建筑物躲避,入室后,立即关闭门窗、电源,堵住与外界明显相通的裂缝,并尽尽量停留在背风处和外层门窗最少的地方,等有毒气体散后,尽快打开下风方向门窗通风。
  4.遭遇匪徒枪击扫射,立即卧倒趴在地面不要动,手抱头迅速蹲下,并借助其他物品掩护。
  5.遭遇生物恐怖袭击,应及时报告,并立即前往医院医治;感染者和接触者应接受隔离,不要流动,防止成为新的传染源;疫区人群尽量少出门;注意饮食安全,防止病从口入;尽可能远离居民区;注意防止被可疑昆虫、鼠类或其他动物叮咬或抓伤。
  专家提示:
  提高警惕,发现可疑的包裹、物品、有害气体和人等,要及时报警。接到恐怖威胁电话时,尽可能多了解对方信息,保持与其通话时间,为破案提供帮助。
  熟悉周边环境,了解经常出入的场所的安全出口。
  准备好应急箱。

  空袭

  空袭,是指现代战争中一方利用航空、航天飞行器对另一方城镇、陆地、水域等目标进行攻击的行为。空袭分为常规与非常规两种,非常规空袭是指使用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等太规模杀伤性和破坏性武器的空袭;其他情况,均属常规空袭。
  应急要点:
  1.听到预先警报后,应立即拉断电闸,关闭燃气,熄灭炉火,带上应急箱,按照定人、定位、定路线的要求,迅速、有序地进入人防工程或指定隐蔽区域。公共场所人员,应听从有关部门人员指挥,迅速到指定地点躲蔽。夜间应严格遵守灯火管制规定。
  2.听到空袭警报后,应就近到人防工程躲避。情况紧急无法进入人防工程时,要利用地形地物就近隐蔽。
  在室内:可在钢筋混凝土楼房的底层走廊或楼梯下躲藏,或在跨度较小的卫生间、厨房等处藏身。以上条件不具备时,也可在靠墙角的桌下、床下卧倒,注意避开门窗和易燃、易爆物。
  在公共场所:身处商店、剧场、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的人员,要冷静利用地形地物分散隐蔽,不要盲目乱跑。可就近进入地下室、地铁车站或钢筋混凝土建筑底层等处隐蔽,不要在高压线、油库等危险处停留。
  在空旷地:就近疏散到低洼地、路沟里、土堆旁、大树下,迅速卧倒隐蔽。
  3.听到警报解除后,应遵守有关规定,尽快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

  盗窃

  盗窃,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违法犯罪行为。
  应急要点:
  1.夜间遭遇入室盗窃,应沉着应对,切忌立即起身查看甚至开灯。能力许可时,将犯罪嫌疑人制服,并及时报警救助。千万不可一时冲动,造成不必要的人身伤害。
  2.犯罪嫌疑人强行抢夺财物时,坚持“弃财保命”原则,保人身安全。
  3.家中无人时遭遇盗窃,发现后应及时报警,做好现场保护工作,提供线索,积极配合办案人员做好调查取证工作。
  专家提示:
  贵重物品要放好锁好。
  睡觉前要将大门反锁好,容易攀爬的窗户尽量不要打开。
  不要受街头骗子蛊惑,为贪图小便宜将陌生人带回家。
  出入公共场合要注意有无陌生人尾随,贵重物品要随身携带。
  钥匙要随身携带,不要乱扔乱放,不要把家里的钥匙挂在孩子脖子上,防止犯罪分子有机可乘。丢失钥匙要及时更换门锁。
  增强自我防范意识,保护好所有私人信息,不要在公共场合夸大、炫耀财富。

  抢劫

  抢劫,是指用暴力手段夺取他人财物的违法犯罪行为。
  应急要点:
  1.人员聚集地区遭到抢劫,应大声呼救,震慑犯罪分子,同时尽快报警。
  2.僻静地方或无力抵抗的情况下,应放弃财物,确保人身安全,待处于安全状态时,尽快报警。
  3.尽量记下歹徒的人数、体貌特征、所持凶器、逃跑车辆的车牌号及逃跑方向等情况,并尽量留住现场证人。
  专家提示:
  到银行存取大额款项应有人陪同,最好能以汇款方式代替提取大量现金;输入密码时,谨防他人窥探;不要随手乱扔填写有误的存、取款单;离开银行时,警惕是否有可疑人员尾随。
  老人及少年儿童不要随身携带贵重物品和大额现金。
  驾车外出时,应随手锁车门、关车窗,勿将皮包或现金任意置于座位上,防止犯罪份子“拍门”抢包。
采取正当防卫时,应有限度。防卫过当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绑架

  绑架,是指以勒索财物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麻醉等方法,劫持要挟人质或他人的犯罪行为。
  应急要点:
  1.保持镇静和清醒,不要惊慌,观察环境,判断事态性质、轻重,见机行事。在事态不明初期阶段不要顶撞犯罪分子,防止事态激化。
  2.尽可能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如被蒙住双眼,可通过计数的方式,估算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途的远近,记住转弯的次数、大致方向等。
  3.要保护好自己,减少精神上、肉体上的消耗,做好长时间周旋的准备,并坚定自己能被营救的信心。
  4.观察形势,设法传递信息或留下标记,让情况传递出去。在确保自身不会受到更大伤害的情况下,尽可能与犯罪嫌疑人巧妙周旋,如利用犯罪嫌疑人准许人质与亲属通话的时机,巧妙地将自己所处的位置、现状、犯罪嫌疑人等情况告诉亲属;采取自救措施时,要选择好时机,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逃脱。
  5.找借口离开现场,如上厕所、喝水、避寒取暖等,若能成功逃脱,应及时报警,把所知情况告知警方,方便组织营救。
  6.案发后,人质亲朋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人质的年龄、体貌特征、生活习惯、活动规律、随身携带物品、手机号码、车辆及近期的照片;案件发生前后是否有可疑人、可疑电话或可疑车辆等情况;犯罪嫌疑人以什么方式与受害者家属联系,使用的电话号码,要求家属做什么事等。
  7.人质亲朋应按照警方的提示与犯罪嫌疑人保持联系,根据警方制订的解救方案,协助警方开展解救行动。不要自作主张。
  专家提示:
  被绑架人质亲朋报案时,应采取隐蔽方式。
  人质本人和亲朋在与犯罪嫌疑人接触或通话时,要机智周旋,不要激怒对方。

  骚乱

  球场骚乱事件,观看足球、篮球等大型比赛时如果发生骚乱,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严重事件以及不良社会影响。
  应急要点:
  1、发生球场骚乱时,应避免在看台上来回跑动,要迅速、有序地向自己所在的看台的安全出口移动。
  2、周围人群处在混乱时,不要盲目跟随移动,应选择安全地点停留(如待在自己的座位上),以保证自己不被挤伤。
  3、注意观察活动现场情况和识别警示标志,做到心中有数,要有意识地了解现场安全通道和出入口的位置,在发生危险时要尽快从最近的安全出口撤离。
  4、远离栏杆,以免栏杆被挤折而伤及自身。
  5、疏散时特别要注意礼让身边的老人、儿童、妇女等弱势群体,不要拥挤,并保证疏散有序。
  专家提示:
  1、应自觉遵守球场规定,维护赛场秩序。
  2、遇到少数人起哄、煽动闹事等情况,不要盲目跟从。
  3、看台都有一定的坡度,所以遇到球场骚乱时,千万不要拥挤、翻越栏杆,以免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涉外

  外交部领事司提醒赴国外的中国公民提高警惕,海外风险不少,环境陌生,务必不可麻痹松懈,做好以下几点:
  一、行前阅读外交部网站《出国特别提醒》、《走出国门注意事项-旅行建议》、《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等栏目及其它旅行信息,充分了解您拟前往国家和地区最新安全状况和预警信息。避免前往近期恐怖活动较多、局势不稳、安全形势恶化的国家和地区。
  二、行前尽量了解一些前往国家的基本情况。出国后,遵守前往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尊重当地宗教民族习惯,事先了解有关举止、衣着、饮食、拍照等方面禁忌,讲究公共卫生,与当地人民友好相处。
  三、出国后随时注意周围情况,谨言慎行,理智行事,依法维权,避免激化矛盾,不要采取群体性行为。
  四、在外提高警惕,加强自我防范意识,注意人身和财物安全。遇有问题保持冷静,及时与警方及中国驻当地使领馆联系。

  其他社会安全

  在人多拥挤的场所,一旦发生混乱,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在人员稠密的公众场所,如灯会、公园、商场、体育场馆、影剧院、歌舞厅、网吧等,应避免造成局部区域人员过于拥挤的现象。
  应急要点:
  1、发生拥挤或遇到紧急情况时,应保持镇静,在相对安全的地点短暂停留。
  2、注意观察周围地形,寻找安全通道或应急出口的标志,确定自己的方位,随时做好疏散准备。
  3、注意收听广播,服从现场工作人员引导,尽快从就近的安全出口有序撤离,切勿逆着人流行进或抄近路。
  4、撤离时要注意照顾好老人、妇女、儿童,为他们疏通道路。
  专家提示:
  1、进入公众场所时,要提前观察好安全通道、应急出口的位置。
  2、参加户外大型活动时,要提前观察该活动区域的地形,尽量远离不安全区域,尽量跟随客流有序行进。切勿堵塞安全门,或在安全通道上堆积杂物;确保消防设施完备,符合应急要求。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5.12四川地震抗震救灾纪念网 群众防灾减灾网 http://www.512sc.org,对原作者表示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全球王氏论坛欢迎您!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Copyright © 2008-2022 — 5.12四川地震抗震救灾纪念网 512防灾减灾网 —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纪念抗震救灾 关注防灾减灾 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减少减轻灾害损失 — 回顾那段岁月,不忘那种精神,抗震救灾纪念群,欢迎您来交流!
抗震救灾抢险纪念群:377137808,援建纪念群:313453188,爱心纪念群:366066968,地震震情群:146954645,防灾减灾群:252897559
抗震救灾军人纪念群:304415301,民警纪念群:292906623,医护纪念群:254907380,记者纪念群:208901829,志愿者纪念群:377403514
极重灾区、重灾区纪念群:北川124042082、汶川281900195、青川157545967、绵竹274058605、什邡334037763、都江堰375069795
平武343391602、安县113039392、江油264385976、彭州339388758、茂县215985052、理县258507871、黑水370321398
松潘264386056、小金341386544、汉源373361586、崇州316404703、剑阁169892256、甘肃316404777、陕西346390648
敬请各位首长、各位领导,参加抗震救灾的军人、民警、医护人员、专家、援建人员,全国各地爱心志愿者,各位朋友们多多指导!
感谢久久商务网 http://www.9935.net 空间支持 — 本站由 中祥企业机构 提供技术支持 —
联系站长:王老师 QQ:180 0906 5888 微信:180 0906 5888 电话:180 0906 5888
欢迎全国政府网站、新闻网站、公益网站、社科理论网站、历史文化网站交换友请链接!
(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皖ICP备14007823号-1

公安机关备案号: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258号

GMT+8, 2023-10-2 20:16 , Processed in 0.259931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